我們有了更多選擇,並有足夠的理由對未來感到樂觀,不過也不能太急躁。
一座孤單母親的雕像矗立在一片石地上,正尋找著她死去家人的遺體。為了讓人印象更深刻,許多地方都可看見官方公布的遇難人數被以一公尺高的大字展現。
有的日本兵甚至還自己拍下照片,不是作為證據,而是當成紀念品。這個機構真的非常之大,場址內包含一間博物館、兩座萬人塚、一所學術單位,以及一系列紀念廣場與和平公園然而,遺憾的是,有些訊息隱藏在松樹和櫻花樹間,使人們很難看清。東京的靖國神社從來就不接受其他國家都認可的歷史版本。早在一九三七年以前,這裡便已供奉了數萬條亡魂,比方說在一九○四至一九○五年日俄戰爭中倒下的士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亡日軍,以及在入侵中國、台灣或朝鮮的戰爭中死去的日本兵。
更確切地說,這裡只供奉死者的靈魂:名字與其他細節被抄寫在紙卷上,然後存放在神社主神壇後方一個儲藏室裡。很少有人會對戰爭遺孀、動物、巡邏艇官兵,甚至神風特攻隊飛行員的紀念碑有意見。社會直指「政治黑手」將伸進公視,但事實上均為「政治話語」,除了不了解《公視法》外,更多的是各黨政治攻防。
[3] 公視董事長:有給職專任,必須要跟各個單位進行溝通、互動。而未來的修法方向,行政院直接提名董事長,可以直接公開透明地讓審查委員檢驗,反而更能有效監督。後續修法調整:行政院提交公視董事名單後,一併提名董事長人選,後經由審查委員(三分之二多數)同意才得任命。公視的好,國人早已自知,而近年卻受政治攻訐嚴重,除了執政黨覬覦外,又受在野黨攻擊,是腹背受敵、左右夾攻,壯大「公廣」路迢迢。
公共電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第十三條 公視基金會設董事會,置董事十一人至十五人,其中一人為員工代 表。其中第5屆,原本由行政院新聞局主導,後因改制成文化部接手,受遭到在野黨杯葛,成懸置最久的一屆。
且放諸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公共電視董事長、執行長皆由執政黨閣揆(如行政院長)、部會首長等提名,再經過「國會同意」產生,台灣並非首創也無特例。英國國會在尊重行政權上扮演監督制衡的微妙角色,但不像台灣黨同伐異,惡意杯葛」。時隔一年,於2020年11月3日行政院再補提14位董事候選人, 5名審查委員(國民黨推舉)全數缺席,導致審查委員會出席人物從15位,變成10位,低於法規上的四分之三(15人一定要有11人出席)人數,因此會開不成,公視董事選舉只能再度暫緩,而此時公視董事已延宕逾一年。註釋 [1] 公共電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審查委員會):由立法院民進黨、國民黨、時代力量及民眾黨等各黨團,按照「政黨席次比例」,推舉15位民間專家學者代表(也可理解成政黨代表)所組成的「公共電視董監事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作業。
設監事會,置監事三人至五人。《公視修正案》中行政院指定(提名)仍需要經過「審查機制」(上段提及審查委員會),並無所謂的直接任命一說比如說,別有企圖的企業員工,如果想誘惑主管感情出軌,最初的邀約在傍晚進行,成功率可能會比一大早就講高許多。這裡的「決策」不必是企業經營、買賣、醫療等事關重大的決定,只要像是「早上去7-11還是全家」、「早餐吃蛋餅還是漢堡」、「要直接去上班還是要先繞去星巴克」,這都是「選擇」,都包括在上述的decision裡。
讀者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的概念。2014年時,Guniau又再把Kouchaki的概念翻新。
那企業、組織能怎麼辦?最基本的,不要讓你的員工、主管在大腦疲累的狀況下面對太多倫理挑戰。他重新設計實驗後發表,如果是針對這些「白天沒勁」的人,他們在早上說謊、欺騙的比例,竟然是傍晚的三倍。
但如果主管不是晨型人,趁他(她)白天腦力不濟時出手,就比較會半推半就糊塗答應。他認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晨型人」,有些人是早上昏沉,下午以後才有勁。所以,長時間高強度工作需要中場休息,萬一不得不加班,最好也要有充足休息後再上場。鼓勵作者,歡迎按讚與分享喔。身心俱疲的人,本來就比較難抵擋一些小利的誘惑,不是嗎? 寫文辛苦,你看完文章也辛苦。延續「決策疲勞」的概念,Kouchaki在2013年發表「晨間道德效應」(morning morality effect),他用一些「自我報告」(self-report)的小實驗,創造一些說謊可以多得到一點好處的情境,來偵測謊報的機率。
這些研究帶來一些想像空間。這叫做「時間型道德效應」(chronotype morality effect)。
只要有個起頭,當事人(拿到好處者)就會開始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然後洞就越來越大,最後有些就變成被起訴的媒體醜聞。最近讀到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概念,對許多產業、對許多人可能都會很有幫助,但台灣中文網站似乎沒有太多介紹,所以整理一下。
這些「灰色地帶」的業務或說客,如果能瞭解「客戶」(key person)的「時間型」,是早上有精神或下午有精神,就更能提高讓這個人做出「不道德行為」(unethical behavior)的成功率。比如小廠業務希望大廠下訂單會給PM回報一些好康,產業說客希望邀政治人物的重要幕僚出來跟大老闆吃飯唱個歌聯誼一下。
就如《錯不在我》這本書裡提到的「金字塔理論」,許多倫理上的問題,都是從先鑿開一個小縫開始。研究者推論,堅持某個倫理原則抗拒誘惑,這樣的決策需要耗費腦力,在精神奕奕的大白天比較做得到。結果發現,到了下午,欺騙、說謊的比例就會增加。到了下午,疲勞的大腦就很難抵禦誘惑
讀者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的概念。延續「決策疲勞」的概念,Kouchaki在2013年發表「晨間道德效應」(morning morality effect),他用一些「自我報告」(self-report)的小實驗,創造一些說謊可以多得到一點好處的情境,來偵測謊報的機率。
2014年時,Guniau又再把Kouchaki的概念翻新。結果發現,到了下午,欺騙、說謊的比例就會增加。
最近讀到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概念,對許多產業、對許多人可能都會很有幫助,但台灣中文網站似乎沒有太多介紹,所以整理一下。但如果主管不是晨型人,趁他(她)白天腦力不濟時出手,就比較會半推半就糊塗答應。
身心俱疲的人,本來就比較難抵擋一些小利的誘惑,不是嗎? 寫文辛苦,你看完文章也辛苦。這裡的「決策」不必是企業經營、買賣、醫療等事關重大的決定,只要像是「早上去7-11還是全家」、「早餐吃蛋餅還是漢堡」、「要直接去上班還是要先繞去星巴克」,這都是「選擇」,都包括在上述的decision裡。他重新設計實驗後發表,如果是針對這些「白天沒勁」的人,他們在早上說謊、欺騙的比例,竟然是傍晚的三倍。這些研究帶來一些想像空間。
這叫做「時間型道德效應」(chronotype morality effect)。就如《錯不在我》這本書裡提到的「金字塔理論」,許多倫理上的問題,都是從先鑿開一個小縫開始。
到了下午,疲勞的大腦就很難抵禦誘惑。所以,長時間高強度工作需要中場休息,萬一不得不加班,最好也要有充足休息後再上場。
只要有個起頭,當事人(拿到好處者)就會開始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然後洞就越來越大,最後有些就變成被起訴的媒體醜聞。他認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晨型人」,有些人是早上昏沉,下午以後才有勁。
标签: 观察:基于DRG的临床医师医疗能力评价体系 投资94.6亿的三级专科医院,“民办”转“公立”了... 打造成功口腔诊所的"绝对"法则 阳光保险采用区块链技术首推“阳光贝” 2月保费降幅大 保险业最终面向好发展
评论列表
《彭博社》報導指出,與中國相同情況,印度也受到國內礦山產量縮減以及海運煤炭價格飆升的影響。
他們最賣座的電影也發生相同情況。
而這就構成了現代學術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征,它是一種知識,和政治無關,即使相對地有利於某類政治現象或政治集團及人,作為學術活動的結果及學人也不會成為政治活動本體及群體的一部分
而被稱為「金星紅旗」的越南國旗,除了是越南國足上場時於場邊揮舞的精神象徵,2020年Covid-19全球開始受病毒侵擾,也可看到家家戶戶在首都河內公寓外懸掛國旗,以表達對政府抗疫的支持。
」她強調,台灣不尋求軍事對抗,但是「如果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遭受威脅,台灣必將竭盡全力捍衛自己。